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导航 > 弱势群体 > 详细

四川实施精准扶贫巴中近50万人摘“穷帽”

2015-09-07 15:57:43  来源:
原标题:精准扶贫 巴中近50万人摘“穷帽”

  8月25日上午8点,巴中市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村民周太福已在田里忙活,他今天要采摘200公斤葡萄,在中午前保质保量地交给订货商。他家已经尝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甜头:2011年,村里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去年靠卖葡萄,周太福有了3万元收入,原本因产业滞后致贫的家,再次有了生机。

  周太福家的变化,是巴中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2010年底全市贫困人口87.1万,2015年6月全市贫困人口38.0156万,近50万人摘“穷帽”。

  建档立卡“绝不落下一户一人”

  “黄一国有冠心病,常年吃药,老伴精神失常”、“许期仕脚踝骨折,基本无法劳动,全靠老伴种庄稼维持生计”……8月24日,在恩阳区群乐乡杨柳村,工作人员李斌点开“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该村贫困户的电子档案马上显示出来。在这些电子档案里,全村贫困户的住房、土地、收入、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信息一目了然。

  巴中是典型的贫困地区,经历了“八七扶贫攻坚”、新世纪十年扶贫后,全市仍有87.1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只有精准扶贫,把水浇到根上,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2011年,巴中发起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经村“两委”提名申报、村民代表大会甄选、乡镇审核公示,2011年初,巴中精准识别出因病因灾型、无劳动能力型、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型、技能缺乏型、产业滞后型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精准管理,然后根据贫困类型对症帮扶。

  “建档立卡,就是要精准识别全市到底有多少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原因是什么,政府、社会如何对症帮扶,帮扶进展和效果怎样等,绝不落下一户一人。”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说。

  挂包驻帮 808个工作队驻村

  8月23日中午,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村民李敏摘了一个大西瓜,给驻村干部许家川送去,“是许所长帮我规划金银花、水果产业,去年卖金银花和水果赚了2万多元,今年到现在又有1.3万元收入。”

  新庙村是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型、产业滞后型贫困村。2013年,花溪乡选派许家川到该村任“第一书记”,修村道水泥路,建巴山新居,引进企业发展金银花、果蔬、养殖等产业,2014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400元。

  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巴中市组建808个驻村工作队、选派2602名驻村干部、落实32568名帮户党员干部,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帮户“挂包驻帮”活动,建设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

  因户施策 每户都有脱贫路子

  巴中市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理念,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因户施策,为每户贫困户找到适合的脱贫发展路子。对富余劳动能力贫困户,有序开展劳务输出和回乡创业;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开展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并以土地入股、务工投劳、租赁生产等方式,参与特色种养产业发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参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源资产,把固有财产转变成增收来源;对因病因灾因残致贫的特困户,实行社保兜底。

  大兴乡贾家梁村三组贫困户贾富维夫妻俩身患疾病,虽有一定劳动能力,但缺技术、缺资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夫妻俩发展养蜂,还以土地入股种茶。如今,他家每年收土地租金和茶叶投产分红6000元,加上养蜂,每年纯收入少说也有2万元。(王兴元 本报记者 庞峰伟)

关键词:万人 扶贫 实施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