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导航 > 社会福利 > 详细

专家研讨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与慈善文化

2021-09-18 11:13:00  来源:光明网

  9月15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东润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21)”在北京举行,业界人士就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下的企业家精神与慈善文化展开交流碰撞。

  “追求共同富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已经成为一条强国之路,民族复兴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指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重视公平、推动共享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

  在宫蒲光看来,第三次分配与初次分配关注市场经济效率、再分配以强制性行政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同,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通过人性的温暖和友爱促进社会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微观均衡流动,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对凝聚社会共识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从践行党的为民宗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高度,将增强全民慈善意识纳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大力推进慈善理念培育、慈善理论研究和慈善文化传播,加大慈善宣传表彰力度,强化对慈善捐赠者和慈善从业者的精神鼓励,为慈善事业发展和第三次分配营造阳光友好、积极向上、人人向上的社会氛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郑功成在主旨发言中强调,要以中华文化支撑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正确取向,有必要形成共识: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自愿捐献基础之上的混合型分配机制,第三次分配构成了基本支撑;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应当服从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服务于共同富裕的大局;要正确认识共同富裕及其行动路径,做大慈善蛋糕与合理分配蛋糕同等重要。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表示,慈善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一部分,如何在新的分配体系中寻找自己合适的站位,同时在社会治理体系框架下,社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助力国家治理体系缓和社会矛盾、弥合各类贫富鸿沟,是东润公益基金会一直思考和实践的方向。6年来,东润团队多次走进国家的“三区三州”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老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方式践行着慈善组织的社会责任,也在无形之中以慈善组织的身份为三次分配的实际落地贡献了经验。我们慈善组织的任务就是继续奋斗,完成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中国梦,让梦想照进现实。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施利民从共同富裕的视角介绍了浙江慈善的发展情况。目前,浙江慈善事业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全省共有登记和认定的慈善组织1056个,居全国第二,全省慈善信托规模达10.82亿元,注册志愿者有1724万人,均居全国第一。在助地共同富裕的使命下,浙江慈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慈善组织、慈善队伍和慈善制度等自身建设以期能使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主渠道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到位。一是推动慈善组织的专业化发展,二是加强慈善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发挥慈善税收的激励性功能,四是提升慈善监督的有效性程度,积极推动“政府监管—行业监管—社会监管”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的完善,并努力完善社会公众的监管机制,利用互联网为公众参与慈善监管提供多种渠道。(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