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见证参与 > 详细

张勇:致富能人变身“最美村支书”

2016-03-29 18:07:44  来源:
原标题:致富能人变身“最美村支书”

1975年3月出生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的张勇,曾经和许多四川青年一样出外打工。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是一个不断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打工4年就入了党,1998年辞职创业,至2010年已创办3家公司,资产上千万。

他的家乡铁炉村,因三面环山形似铁炉而得名。村民要去镇上,要花一个多小时走碎石路,这条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让人吃尽了苦头,半数村民住土坯房;1000多人的村子,“光棍”就有100多人……2004年,村里想修路,但需要大笔资金,“当时,连人均50块钱都没凑齐,修路的事不了了之。”老村支书张能群记忆犹新。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张勇为父亲重建新居,建材拉来了,车却开不进村,不得不请人背进去。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张勇。

“我要回去!”2010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时,已有10多年党龄的张勇回村竞选村支书。“我有三个梦想,第一是入党,第二是要干一番事业,现在都实现了。我要去实现人生第三个梦想,那就是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在选举会上,张勇的承诺让大家瞪大眼睛:先拿200万元为村里修路,当选后不拿报酬,修路不强行摊派一分钱。“如果做不到,我‘下课’。”

上午当选,下午挖掘机就开进了村。“人歇机器不歇,大干了3天3夜,一条长4公里、宽6米的土路就这样刨出来了!”几乎可以说,一转眼的功夫,路就修到了家门口。

仅仅3个月,200万元用完了,资金告急:90多万元的工资、油钱、材料费让张勇焦头烂额。为了兑付各种款项,他咬咬牙,卖掉了城里一套住房,又抵押了一套办贷款。

经过近一年艰苦奋战,一条33公里长、在村里绕了四圈的土路串起了家家户户,小山村修起了“四环路”。路通了,山东瑞田公司蓝莓基地、绵阳果老源公司青梅基地相继落子铁炉村。

外来投资者来了,在外创业成功的铁炉人也回来了。

“我们的芦笋明年就可以采收了!”铁炉村芦笋合作社承包商唐绍国指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芦笋沉痛地说,“为了让我回来,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就算是躺在病床上,都还在想着村里的事。”

唐绍国是铁炉村人,在外地种芦笋很有经验。2012年,张勇热情地邀请他回到家乡种芦笋。另一个铁炉村人涂先国卖掉了城里的一套房产,投资上百万元修建“农耕民俗博物馆”。与此同时,村民们陆续买了面包车、摩托车,如今,只需10分钟就能到镇上。

路通了,投资商来了,张勇寻思着,还要让铁炉人心思活起来。他从建章立制开始,村上费用支出必须经过村会计、出纳、村民监督员等四支笔签,彻底堵住了乱开支。

同时,张勇用半年时间踏遍铁炉村山山水水,亲手制作“铁炉村新村建设规划”、“西部‘世外桃源’旅游休闲识农养生基地项目计划书”等。规划图上,昔日的山沟沟分布着集中居民点、休闲中心、青梅种植区、林下养殖区、农事体验区等,现代“桃花源”的图景令人神往。

3年时间,铁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提灌站修到了山顶、山腰、山脚下,青梅、芦笋产业成片发展,村级活动中心全部落成。而3年前村民的疑惑不解、甚至冷嘲热讽也变为了信服和敬重。张勇也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感动绵阳十大人物”,被网友誉为“最美村支书”。

在一心操劳村子发展时,张勇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2011年10月的一天,张勇在绵阳城区与一家公司讨论合作事宜,说着说着,就晕过去了。“张书记的病,都是给村里的事累出来的。”无数村民们都这样说。

即使在身患重病、数次住院期间,他依然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在病床前召集村干部研究村里的发展。在妻子戴小兰的记忆中,他只是把办公室搬到了病房。

当蓝图上的构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之际,2013年5月,张勇再次住院,此后数次转院,直至生命的终点。

全国工商联宣教部部长王尚康在了解到张勇的事迹后,动情地说:张勇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企业家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是企业家们的楷模。

在张勇精神的感召下,绵阳各会员企业积极响应,纷纷通过捐资、捐物、产业帮扶等实际行动,让张勇精神在全市民营企业家中薪火相传,努力完成他生前心愿和未竞事业。绵阳三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3家会员企业,向张勇同志家乡铁炉村捐款123万元,支持该村的道路建设和产业帮扶。(记者 王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