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见证参与 > 详细

大庆石化:创新“中国配方”攻克聚乙烯助剂国产化难题

2025-11-17 17:10:45  来源:大庆石化公司

  10月末,大庆石化销售储运中心成品包装站台上,最新批次的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完成分装入袋,陆续发往东北、华东地区下游客户。这批采用国产氟弹性体配制复合助剂生产的新产品为今年首次生产,可广泛用于棚膜、包装膜制造等领域。目前,大庆石化实现国产化替代的聚乙烯树脂常用复合助剂已达到15种。

  作为年产120万吨聚乙烯树脂的行业骨干企业,大庆石化每年需消耗催化剂、助剂等化工“三剂”近万吨。此前部分复合助剂依赖进口,不仅推高生产成本,更长的供货周期让产业链面临 “断供” 风险。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降本增效压力,企业创新提出“分段调试、逐级替代” 策略,将化工“三剂”国产化作为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核心举措,系统性推进国产配方研发与落地。​

  “没有复合助剂,聚乙烯树脂就像没放盐的菜,虽然能‘吃’,但索然无味,既难保存也达不到使用标准。”大庆石化聚烯烃部二级工艺工程师徐浩洋比喻。作为影响聚乙烯树脂性能、加工稳定性的关键辅助化学品,复合助剂的成分种类、配比精度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表现。

  针对生产系统高洁净度要求,研发团队攻克原料颗粒粘连、成型不规整等技术难题,通过优化颗粒大小、精准设定混合时间,实现国产助剂与现有生产装置的完美适配。所有新产品需经过装置小试、基础性能评估、下游客户应用测试等多轮验证,仅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就通过逆向溯源技术,历经多轮试验解决了产品气味问题,最终实现综合性能优于进口助剂的突破。​

  “国产助剂性能可以媲美进口,综合成本却至少降低了30%,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超百万元。”聚烯烃部生产技术组副组长逄彬介绍,研发团队通过精准测算成分用量,在削减冗余添加量的同时,确保抗氧化、爽滑等核心性能不打折扣,部分产品已具备替代高压聚乙烯树脂的能力。​

  目前,大庆石化6套聚乙烯装置已全部采用成熟的“中国配方”。“新质生产力最终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大庆石化科技与规划发展部管理人员李郁表示,“国产化替代让我们摆脱了对进口助剂的依赖,防范了外部供应中断、价格波动等风险,为聚乙烯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筑牢根基。”

  “我们将继续推进其他化工‘三剂’的国产化替代工作,同时探索聚乙烯树脂性能的进一步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迈进。”大庆石化聚烯烃部副部长赵炳阳说。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单一产品到产业链赋能,大庆石化完成了一次扎实的“深蹲助跑”。这套自主可控的中国配方,不仅解决了当前的技术难题,更为企业面向未来、进军更高端市场赛道,积蓄了关键的起跑力量。(刘莉莉 史艳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