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贫-助学 > 详细

乡村薄弱校如何“向死而生”

2020-12-22 10:25: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湖南省沅陵县陈家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以下简称陈家滩九校),几乎符合薄弱校的一切定义:位于离县城80公里的山区,办学条件艰苦,师资缺乏,学生90%以上为留守儿童。没有人们眼中的“优秀师资”“优质生源”“优越条件”,连校长都是转正的原民办教师。

乡村薄弱校如何“向死而生”

图为陈家滩九校一隅。陈家滩乡地处库区山区,位置偏远,条件艰苦,这片操场就是全乡最大的平地。谭冀俊 摄

  但该校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县初中毕业会考教学效果综合评价,连续十年稳居前六,每年升入省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超过35%。这个8000来人的小乡镇,十年内共有318人考取二本以上院校,其中一本185人。

  近几年,该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湖南省中小学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乡村温馨校园称号,入选了省“党建+立德树人”十大创新案例。

  一所偏远乡村薄弱校,靠什么逆袭?它带给了人们什么思考?

  优质乡村校该是城市名校翻版吗?

  乡村教育是什么?

  对于在乡村从教36年的陈家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印代凤来说,乡村教育绝不是城市教育的翻版,而是每一个乡村少年安身立命之所在。“办有乡村味道的学校,才能让乡土文化真正扎根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印代凤说。

  因此,挖掘不可替代的乡村课程资源和育人资源,办有乡村味道的学校,成为印代凤对学校的办学定位。

乡村薄弱校如何“向死而生”

湖南省沅陵县陈家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学生在晨读。谭冀俊 摄

  他有此思考,要从一次对话说起。

  一段家长与学生的对话令印代凤惊诧不已——“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家长随口问。“从蛇皮袋里来!”孩子答道。

  农村出生的孩子,竟不知大米是在稻田中长成的!这可怎么行!

  印代凤还观察到一种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村学生乡土情怀缺失,不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打心眼里看不起生他养他的乡土、远离抚育他长大的父母,与身为农民的长辈感情日渐淡漠。

  孩子们忘却了“根本”,怎么能健康成长?

  教育要让人知道去处,也要知道来处。

  这一方水土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印代凤的乡村味教育从校外的田野开始。

  2015年,陈家滩九校开始挖掘乡村课程资源,推行田园教育。学校多方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开辟60亩山地作为学农基地,交由学生开垦、种植与管理,设置“茶叶栽培与制作”“蔬菜栽培与管理”“果木嫁接与培护”等校本课程。

  从果蔬种植到苗木栽种,再到花卉养护,播种、育苗、浇水、施肥、收获,学生全程参与其中,感受气候节令的变化,懂得谷物种植的过程,知道什么是萌芽、什么是孕育,也知道什么是惊蛰、什么是谷雨。采摘的瓜果、蔬菜则按市场价出售给食堂,收入作为班费使用。

  “土能生金”的道理,也由此印刻在学生心中。

  办有乡村味道的学校,就要有乡村学校的管理模式。

  作为一所90%以上学生是留守儿童的学校,留守儿童在家无人管,在校老师精力有限管不了,传统的“1+N”管理模式,也就是一名班主任管理几十个孩子的“层级管理”,已难以适应乡村学校的实际。

  怎么办?

  印代凤大胆实行“N+N”管理模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兵管兵”,让学生承担一定的管理工作。

  陈家滩九校实行以学生会为总领、各班达标竞赛为主轴的管理方略。学生会由各班委会干部组成,常务副校长垂直管理,下设七个分部。学生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做操、就餐、就寝等日常行为表现,都有学生会干部予以检查、记载和公布,并与班级达标挂钩。

  在陈家滩九校,除正式上课以外的时间,到处都是小老师威武、忙碌的身影,生生有生管,事事有生管。他们认真检查记载,公正公平“执法”,耐心细致解释,在学生中威望颇高。所有检查结果及评分,一日一公布,一周一小计,一月一小结、评比。

  副校长张中明说,陈家滩九校教师缺编近十人,“兵管兵”模式的实施,替教师分担了九成以上的学生常规管理事务。

  千万别小看这些“小兵小将”,对学生来说可是一桩大事。

  “我平日里喜欢唱歌,这次申请担任唱响校园负责人。”学生李析(化名)素来调皮,是班上的“孩子王”。这一次,他走上讲台,开启了自己的竞职演说。成功当选后,李析从此多了一项工作——在每天早晨的“唱响校园”时段,巡查学生的唱歌情况。小到站姿是否端正,表情是否专注,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有时,遇到同学不配合,他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慢慢地,李析在历练中收敛了心性,在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正是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昔日里嬉笑玩闹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在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的同时,学校还竭尽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乡野间长大的孩子有着自己的秉性和特点。他们或许不善言辞,但大多拥有一颗善良朴实的心。”印代凤说,办有乡村味道的学校,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学生羞于表达,就从提升其综合素养出发,学校设置以“跑、唱、跳、读、写、演”为载体的“六个一”学生活动体系;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就借力发力,与社会公益组织联手,打造“梦想教室”。

  “开眼界,长见识。”用印代凤的话来说,就是尽己所能地为这些乡村少年提供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了解不一样的人和事,从自卑走向自信。

  让人们感动的是,每一届毕业生,在毕业时都会怀着对学校、对教师、对同伴的深厚感情,将学习资料整理好送给学弟学妹;在离开学校前将教室、寝室整理得干干净净;在“毕业宴”上,为学校食堂打扫最后一次卫生,不仅为教师唱一首歌表达感恩之情,而且还会为食堂工作人员唱一首歌,一些后勤人员甚至因高兴而落泪。

  低龄寄宿制能否破解留守儿童难题?

  陈家滩九校现有800多名学生,90%以上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绝大多数3岁前即留守。

  众所周知,由于幼离父母、隔代教养,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生活缺关照、心理缺关爱、行为缺规范、家教缺知识、安全缺保障的“五缺”现象。“五缺”对学生身心影响的显著表现,就是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等,印代凤称之为“留守儿童综合征”。

  十多年前,和大多数乡村学校一样,陈家滩九校同样面临这一看起来无解的“难题”。

  2008年6月底,重峦叠嶂、库汊纵横的陈家滩乡还有8所村小、6个教学点,共28名教师、187名学生。

  由于学生少,村小基本上采用复式教学。教师责任心再强,也不可能门门精通,只能凑合着上点儿数学、语文课,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根本无法开设,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印代凤苦苦探索。“发展乡村教育、办好乡村学校,关键要找到根治‘留守儿童综合征’的良药。”他说。

  一个契机出现。

  2004年,沅陵县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着力优化学校布局,全力推进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建设。

  “何不举办低龄寄宿制小学,让所有村小学生到集镇集中寄宿就读,从小受到本地最好的教育?”印代凤极力争取项目落到学校。

  举办低龄寄宿制学校,有个关键问题:家长同不同意?他们最关心什么?

  于是,印代凤联合村支两委、乡人大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下到每一个村发问卷,征求家长的意见。家长的担心大多来自教学质量、学生安全以及费用。但这些问题,在印代凤心中均有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教学点只能勉强开足语文课、数学课,但是到乡镇上学,美术、音乐、信息这些课都能保证。低年级的孩子有保育员24小时照顾,家长基本上不用操心。孩子寄宿的话,每学期每人有300元补助。床和被褥都准备好了,学生可以直接入住。

  征求意见的结果是:98%的家长同意孩子寄宿。2008年5月,陈家滩九校被纳入沅陵县低龄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校。紧锣密鼓奋战三个月,学校硬件建设实现了“五有”:有宽敞整洁的活动场地、有方便一体的厕所宿舍、有冷热随意的生活用水、有充足完善的教学设施、有卫生齐备的餐厅食堂。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印代凤在一次监工时发现,校舍有一面墙体是空心墙,不符合安全标准,尽管当时墙面已经垒到一米多高,从头开始会耽误工程进度,但他依然坚持推倒重建。

  2008年9月1日,全乡近200名学生,身着节日的盛装,告别低矮破旧的村小甚至是栖身农家堂屋的教学点,欢天喜地来到修缮一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就读。

  “缺失的家庭教育,学校来弥补。”为让低龄寄宿学生尽早适应集体生活,学校聘请了6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保育员负责宿舍卫生和学生起居,无微不至地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

  担任保育员的6年里,李云花觉得自己的工作充实而有规律:早上起床后,指导学生铺床叠被、洗脸刷牙、打扫房间、摆放物品;趁学生上课的空当,晾晒学生衣物,打扫浴室;晚上,每隔一小时起夜查寝,如果发现学生尿床、踢被或者生病,李云花都要及时处理;下雨天,她还要把干净的鞋子送到教室,不然孩子穿着湿鞋子容易感冒……

  保育员的爱心和辛勤劳动,给了这些先离开父母、再离开家庭的孩子莫大的亲情温暖。

  吃,是头等大事。

  “早餐有近10个品种供学生选择;中、晚餐五菜一汤,采取自助形式,学生按需打菜,菜谱一个星期不重样,而且有专人巡视食堂,保证最后一名学生也有东西吃。”提起每日用餐标准,陈家滩九校总务主任印云科很自信,他说,关于食堂的管理机制,保量只是其一,保质是关键,要让食堂卫生随时经得起检验。

  定下如此高的标准,费用是否在农村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呢?事实上,学生每日餐费折合下来,小学部每人只需14元,初中部每人只需15元。

  印云科介绍,保证食堂运转的资金来自三个部分:县财政提供的学生营养餐费、学生伙食费、教师陪餐费。以小学部为例,食堂每月收取学生餐费102216元,由学校补助教师陪餐费1650元。加上县财政支出,食堂一个月收入是105516元,基本达到收支平衡。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那我们就是家长。”12年来,陈家滩九校教师陪伴了1000多个低龄孩子一起成长,除了照顾他们的生活,还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为此,学校特意编印了校本教材《养成教育讲义》,这本教材包括学会睡觉、学会洗手、学会排队、学会说话等20多项内容,涵盖了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无论何时走进陈家滩九校,目之所及,小学生一个个穿戴整齐。寝室里,箱子、提桶、毛巾、鞋子、口杯各自摆放成一条直线,每一床被子都方方正正地摆放在床头。餐厅里,低龄年级(一至三年级)学生有专门的餐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座位。每次约80人同时用餐,没有说话声、打闹声。

  “6到9岁年龄段,正是孩子最需要关怀、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关键时期,低龄寄宿制学校将孩子们集中起来,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五缺’现象。”沅陵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梁兴科说,留守儿童集中生活在一起,由教师和保育员进行照顾,相当于学校承担起了家长的部分责任,提前介入儿童的成长,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孤独的问题,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关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因留守而造成的问题由此大大减少。

  事实证明,低龄寄宿制实施12年来,陈家滩九校的孩子更懂事了,更讲礼貌了,以前那种从村小来校就读,还要花长时间培养行为习惯的现象没有了。“我的切身感受是,低龄寄宿制实施后,孩子们更好带了,身心更健康了。”班主任教师陈世祥说。

  师资缺乏,乡村薄弱校质量问题该咋办?

  行走在陈家滩九校校园里,你会发现这里的孩子鼻梁上几乎没有架着眼镜的,平均身高也明显高出同龄孩子;乡里的扶贫晚会上,哪怕低年段的学生也敢在聚光灯下尽情舞蹈;这些很少走出库区的孩子,甚至经由网络直播在中央电视台露了一把脸……

  学生成绩也很棒:全县初中毕业会考教学效果综合评估,该校连续十年稳居前六,每年升入省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超过35%。十年内,该校毕业生共有318人考取二本以上院校,其中一本185人。

  要知道,陈家滩九校可是典型的乡村薄弱学校。印代凤告诉记者,由于条件艰苦,近十年该校相继调走30多名骨干教师,学校只能不断补充和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出来一批走一批,学校成了‘黄埔军校’”。

  那么,陈家滩九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来自哪里?

  答案是课堂教学改革。

  十多年前,8000多人的陈家滩乡考上大学的人屈指可数,从陈家滩九校走出去的学生,就是考上了省示范性高中的,也很少有人能考上本科。

  这种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我们分析原因,发现学生后劲不足,不会学习,自理能力差。高中生必须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张中明说,那时候,陈家滩九校流行的是“包办教育”,教师从学习到生活全包,到了高中就不适应了。

  没有教学质量,谈质量就是空谈!

  2008年,印代凤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学校进行课改。那时候,“课改”在这个偏远的山区,还是一个新名词。

  教师们不懂,印代凤自己其实也不懂。

  印代凤先带着班子成员,去了江苏、山东、广东以及省会长沙的几所课改名校,学了一圈回来。然后,他又拉着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在岳阳市许市中学和益阳市赫山中学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

  一场“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使命”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这所偏远学校铺展开来。

  经过两年的探索,到2010年,探索出了由自学、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梳理巩固、课堂测评五个步骤组成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与很多课改校一样,在陈家滩九校,原来熟悉的“满堂灌”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我们搞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填鸭式教育的弊病,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印代凤说,要让学生更好地懂得怎么与人沟通,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陈家滩的娃儿即使当农民,外出做生意也比别人会吆喝,也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印代凤进行课改最朴实的初衷。

  陈家滩九校的课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教师敬太元说,课改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课改后,高、中、低三级有机搭配的学习小组自行生成的互帮互学、互监互促机制,解决了90%以上的学习问题,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少数后进学生身上。

  课改改变了陈家滩学生很难考上大学的历史。

  2013年,也就是陈家滩九校进行课改后,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当年,多人考上了“211”大学,其中一名学生还考上了武汉大学。高中学校普遍反馈说,陈家滩九校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后劲足,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都强。

  梁兴科多次来到学校,他说,一堂堂课听下来,感觉这里的孩子已不是印象中农村学生的样子,他们在课堂展示讨论、交流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口才、胆量甚至思想,已经在许多同龄人之上。

  陈家滩九校因课改而声名鹊起,成为怀化市乃至湖南省乡村课改名校。

  陈家滩九校在课改中尝到了甜头,但并不是一帆风顺。随着陈家滩九校的名气越来越大,该校课改骨干力量在近三年几乎被“挖走殆尽”。学校新进了大量年轻教师,但教学经验欠缺,甚至连门还没入,难以适应课改的节奏。

  陈家滩九校一度风生水起的课改,进入了低潮。课改还要不要搞?

  “要!”印代凤的回答很坚定。

  在县教育局支持下,学校进行了第二次课改,创立的新模式解决了乡村学校课改一系列难题,再一次在怀化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具体做法是,联合附近几所学校,建立教研共同体。

  所谓教研共同体,就是由陈家滩九校牵头,联合附近的三区四乡6所学校为合作校,聘请沅陵思源实验学校为指导校,利用县内县外、线上线下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建立“教研联动、教师互动、异校同体、学科同步、质量同评”的内涵管理新机制。

  “课改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多所学校协力,很好地解决了乡村学校科任教师少、开展教研难的问题。”印代凤说,今年暑假以来,陈家滩教研共同体已多次开展语文、物理、历史等学科线下专题研讨,“光靠一所学校一两个老师,教研难以开展,现在附近学校老师都加入进来,定期线上、线下交流,共同研究,共同备课,教研开展起来就容易多了。”

  教师米泽亮深有感触地说,视野从校内走向了校外,力量从一所学校到集合几所学校,课改的合力大大增强。

  在课改理念上也实现了突破,陈家滩九校提出“课堂教学生态要素式”理念。这对学校课改来说,是全新的理念,也就是说,一堂课,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些课改要素,但是不一定非要按照“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进行。

  “这克服了课堂教学程序化给教师智慧、个性、才能展示带来的桎梏,有的课程可先学后教,多学少教,有的课程又必须教师多教、多说。”梁兴科介绍,这种课改理念,既体现了课改精神,又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不爱学、不会学、学不好的难题。

  十余年的坚持不懈,陈家滩九校探索出了一条破解乡村教育难题的崭新路径。

  “在这里,我们看到留守儿童内心不再孤独了,山里娃见人不再胆怯了,孩子们的内心变得强大了,都深深爱上了这所学校。这是一种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一种致力于均衡发展的教育,一种追求本真的教育。”一直关注陈家滩九校改革发展的怀化市委副书记陈恢清说。他认为,如果有更多像陈家滩九校这样的乡村学校,那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将加速形成。 (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吴秀娟 张晓雅 刘秋泉)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2日第4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