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环境气候 > 详细

我国成全球世界遗产数增长最快国家之一

2020-06-24 08:28:09  来源:

今天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网环保频道联合国家林草局推出新媒体互动产品《这14处大美自然遗产,你打卡过几个?》,将14处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中国自然遗产一一展示,鼓励公众参与。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我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为加强遗产地保护,我国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我国有武陵源、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中国丹霞、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梵净山、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14项世界自然遗产,有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4项双遗产,总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保护了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苏春雨说到。

据了解,35年来,我国探索建立了自然遗产依托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机制,加强了自然保护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对世界自然遗产、双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监管。同时,通过完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加大对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维护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林草局供图

在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中,我国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将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改善民生,带动了地方优化发展。各遗产地通过开展适当的旅游展示活动,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土特产加工、手工艺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杨少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景区接待一次进山游客429.5万人,旅游门票收入6.4亿元。“将林业产品转变为旅游产品。极推进本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养生文化等内容融入到景区景点中去。”

2018年,各遗产地为地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143.75亿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246.2万人次,占全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9.7%,有效增进了不同国家、民族、信仰的文化认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