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始终在“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雷锋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围绕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助医助学、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开展志愿服务,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用善言善行善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文明在闪光。如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增添了时代的温度。河边清理垃圾、火车站帮助取票、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社区里慰问老人……志愿者用无私奉献为社会注入暖流。
志愿服务及其所附着的志愿精神,其扶危济困、助人爱人的大旗,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随着志愿服务法规、体制、机制与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健全,一个志愿服务无所不在的国度正在形成。但我们当看到,其在地域不平衡上的差距,要大力缩短,迎头赶上,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因应发展之需,让志愿服务全面平衡发展的理念得以充分践行。
志愿者的任何一种奉献,都是在实现个人价值,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受助者的回报,而是通过服务社会与他人来获得成就感和内心的安慰与快乐。尤其是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来说,参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丰富业余生活,也能获取更多社会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知识技能等,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现实途径。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更是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主动担当,大有可为。一个志愿者的力量也许很小,但如果全社会每个人都能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便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