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沈北新区孟家台社区,最醒目的要数墙面上绘制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彩画,生动的画面为整洁安静的村落增添了文化气息。“这是按照我们村民的需求,邀请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城市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画的,墙绘给我们美丽村庄增添了亮色。”11月11日,石佛寺街道孟家台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玉石告诉记者,石佛寺街道在全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后,志愿者有了更大更广阔的舞台。
今年8月,沈北新区被列入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步骤安排,该区先行在石佛寺街道进行了试点工作。
为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走过场,不唱“独角戏”,该区提出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解决“建在哪”的问题,哪里群众多、哪里群众需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建在哪里。通过村文化礼堂、村文化广场、文明示范户院落等打造红色阵地,整合现有资源,解决“怎么建”的问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完全是另起炉灶,而是利用原有阵地,将其转化为精神文明实践点,特别是结合群众身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广场、社区学校、社区文化站、村史馆、活动室、农家书屋、妇女之家、文化广场等,升级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综合体,扩大阵地覆盖面。通过聚焦各方力量,解决“谁来做”的问题,通过活化志愿服务来解决“怎么做”问题,通过组建骨干队伍,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志愿实践平台,把群众的力量聚起来、士气鼓起来、精神提起来,让文明实践管用。
石佛寺街道建立了街道本级、村、特色示范点三级机构体系,不断拓展志愿者队伍,引入东北大学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志愿团体,吸纳一批特殊技能人才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街道累计注册志愿者2000人,志愿服务队伍46支,开展活动项目100个。
记者了解到,为打造品牌,突出特色,沈北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无缝对接,打造区级“志愿服务超市”。集合全区各志愿服务资源,百姓“点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街道文明实践中心“配套”的模式,对接供需,调动更多的力量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中来。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