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海宁市袁花镇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把希望和力量、爱心与信心传递给在疫情阴霾笼罩下的市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新动力。
一呼百应 争当抗“疫”急先锋
了解到一线防疫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后,镇西村正副组长们自发行动起来,成立志愿者队伍,担当抗疫先锋。组长钟永生表示说:“我现在退休在家,小孩也不在身边,家里有老伴看着。现在正是抗疫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组长,我更应带好头做好表率。”志愿者们主动作为,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守护村民平安。
张振义、徐伊莎是谈桥村抗疫前线的一对90后夫妻志愿者,新婚不久的他们本在享受蜜月旅行,但疫情来临时,他们主动站出来,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丈夫张振义在居家隔离点执勤,妻子徐伊莎在村里值班,短短几公里,却无法见面。有时一个执勤,另一个流动巡查,偶尔目光相交的那一眼,成了夫妻俩难得的见面机会。共抗疫情,共克时艰,正是这一对夫妻的最大目标。张振义说:“我的妻子是名党员村干部,我当志愿者也是在支持她的工作,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袁花镇红新村有这么一户志愿者之家——丈夫傅亚明是一名党员,每天准时在卡点执勤;妻子孙红颜和儿子傅哲远则当起了“志愿代购”,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物资。三口之家把时间都奉献给了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此外,傅亚明还为卡点执勤人员送上了新鲜水果,让温暖在每一个志愿者心中传递。
乡贤志愿者为“逆行人”保驾护航
一大早,红新村乡贤参事会会长王许伟就在村委会大院里忙活着,把一箱箱水果坚果麦片和消毒水从车上卸下,将这份价值26000元的45箱物资捐赠了出去。“帮我发给一线的志愿者。”简单的话语,充满了正能量。
红新村的另一位乡贤董利江也为捐赠了10000元,助力防疫工作。
爱是聚少成多,无论是千金难买的口罩,还是自家做的点心,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志愿者的内涵。
疫情仍未明朗,一个个身披红马甲的志愿者就是一个个骁勇果敢的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志愿者已经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