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1+N”志愿服务模式,从队伍组建、活动设置和褒扬激励上,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整合一支崭新道德力量,引领志愿意识自觉。灵山县围绕文明实践“人从哪里来”“由谁来干”的问题,组建灵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将机关干部、党员团员、社工、志愿者等纳入其中,下设理论宣讲、科技服务、文化惠民、卫生健康等10支志愿服务分队,向全县实践所、站提供专业指导、队伍培育和活动孵化等服务。同时,各镇、村结合实际情况,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截至目前,县、镇、村共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队1044个、招募志愿者21.7632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14.19517万小时。
培育一批品牌团队,点燃高尚催生时尚。灵山县结合行业特点和社会影响力,积极探索组建品牌志愿服务队伍。在企业,组建企业家志愿服务队,由网红“巧妇九妹”等有影响力的企业负责人组成,日常开展网络扶贫、帮扶济困、捐资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网络扶贫助农惠农,促进消费扶贫,推动农产品销售,成交额1000多万元。在农村,组建全区首支女子联防队,由村里涌现出来致富带头人、文明新风带头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以及女性党员等巾帼志愿者组成,定期开展村级治安巡逻、宣传政策法规、帮助调解邻里纠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志愿服务活动。灵城街道梓崇村女子联防队荣获“广西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还有三海街道双鹤社区、三多社区志愿服务队常年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今年以来共为群众办理事项3887件、服务群众8530人次,分获“全国最佳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广西最佳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打造一批品牌活动载体,推动志愿成为行动。灵山县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灵山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县各镇(街道)4.8万名志愿者参与到联防联控、防护宣传、便民服务、防疫消杀、社区排查等工作中,成为防疫工作重要力量。在防控工作中,不幸去世的志愿者何明被追授为“钦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被评为广西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中心工作,组织志愿服务队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暖心扶贫济困活动。今年以来,全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60余次,惠及87880余人,志愿服务在灵山大地蔚然成风。
健全一套褒扬机制,以榜样力量树新风。融合“互联网+”,灵山县在全市率先建立并试行《灵山县星级志愿者评定管理办法》,深化线下线上相融合的志愿服务行动,为群众和志愿者提供了便利的参与渠道,实现互助互利。佛子镇于2019年成立了全区首家“巾帼靓家”家庭银行和全县首个巾帼志愿者联络站,志愿者获得的志愿服务积分可兑换日用品。在三海街道设立灵山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试点,探索打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新模式。目前,全县累计评定星级志愿者52名,实现微心愿24个。目前该县已形成良性激励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树立文明新风尚。(文:李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