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组建师生志愿服务团队赴贵州榕江开展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专项调研实践活动。活动以文化赋能推普工作,将政策要求转化为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本次实践活动紧扣教育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团中央“组织青年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服务,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要求,创新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推广+苏榕文化交融”的双驱动模式,在推广语言的同时厚植民族情感。
志愿者团队走进榕江县古州镇富民小区幼儿园,以江南童谣为载体,带领孩子们学唱普通话儿歌,结合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石湖智库编纂的《苏州运河十景故事》以及教育与人文学院教师团队创作的绘本与动画故事,生动讲述苏州运河故事及《书本里的蚂蚁》等儿童故事,用趣味引导让孩子们敢于开口、乐于表达。同时志愿者团队通过教授小朋友绘制昆曲脸谱、编排江南童谣联唱、民谣朗诵等,与孩子们共同互动交流,在轻松欢乐氛围中巩固普通话应用。志愿者带领大班幼儿开展“江南与苗侗画信”活动,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画作。举办成果汇报会,精心编排童谣串烧、画信展示、昆曲与侗歌联唱等节目,带领孩子们自信展示学习成果。在榕江县古州第二小学,志愿服务团队融入苏州园林文化、昆曲文化、榕江侗族大歌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设计“诗词朗诵+民俗分享”的沉浸式课堂。大学生志愿者用标准普通话带领当地中小学生诵读经典诗词,讲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故事,引导孩子们在语言交流中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
在榕江“村超”足球场,志愿者团队搭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互动区”,通过“普通话解说非遗文化”“多民族语言互学”等互动活动,向少数民族群众及游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应用知识,同时邀请不同民族群众用普通话分享生活变化、交流文化体验。现场群众纷纷表示,国家通用语言让跨地域、跨民族的沟通更顺畅,也让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志愿者团队深入侗寨村寨与幼儿民族家庭,围绕“方言守根、普通话架桥”的调研主题,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情况。调研发现,92%的受访者认同“学好国家通用语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同时传承好本民族方言文化”。
此次实践活动是苏州职业技术大学落实教育部、团中央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充分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组织青年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战略的重要尝试。参与实践的大学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语言推广与社会服务能力,更在基层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实践为基础,持续深化与榕江的合作,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团中央工作要求,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连接各民族的“连心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高校力量。
https://www.360kuai.com/pc/9847e58b4c537c78f?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