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新闻网

慈善首页|网站导航
公益资讯
首页 >> 慈善行动 >> 慈善行动

不制造垃圾怎么活?这位爱“剁手”的姑娘,活成零垃圾的典范

2018-01-10 18:20:04 来源: [已跟帖条,共0人参与] [字号: ]

2017年的最末一天,盘点我们的生活,你可知一年来自己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呢?循环利用回收处理固废垃圾之外,从源头减量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还记得之前大热的“梅森瓶”零废弃挑战达人么?这样践行“零废弃”的达人,我们也有不少,今天,小绿就带您来认识这样一位姑娘。

你有算过自己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吗?

装早餐的塑料袋

中午的外卖盒子

下午的咖啡纸杯

下班回家还得收个快递

……

如果把一周的垃圾都积攒起来

各种小票、包装膜、一次性用品

蔚为壮观的场面会不会让你深感“罪孽深重”?

而有位神奇的妹纸

在繁华帝都生活一周

竟然只留下8件垃圾?!

\

她是Elsa汤蓓佳

GoZeroWaste的创始人

零垃圾生活的体验者和倡导者

\

但你可能想不到

仅仅一年多以前

她可是位不折不扣的外卖狂人、网购狂人

和很多姑娘一样

就算家里的大衣柜塞满了衣服

每天上班前还会因为没衣服穿而抓狂

NO.1

2016年9月

一位名叫Lauren Singer的美国姑娘刷爆朋友圈

四年生活只留下一小罐垃圾的环保行动

令很多人称奇

\

点击图片可阅读文章《一个玻璃罐,让这个90后女孩火遍全球,这里面居然装了她4年的垃圾!》 

当时,Elsa的反应和大多数人一样

读完全文,感慨一句:

“哇!她好厉害,可我做不到……”

就没了下文

在她看来,社会形态和市政设施都不一样

零垃圾生活听来美好

却完全没有借鉴意义和实现的可能

不过,这女孩的故事还是小小刺激了她一下

第二天,Elsa做了件比较特别的事情:

把自己一天生产的大件垃圾拍下来

外卖盒子、买菜的塑料袋、快递盒子和塑料膜

\

Elsa猛然意识到

为什么自己无法实现零垃圾生活?

难道仅是因为“别人的垃圾回收做得好”?

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中

据统计,每个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1.1公斤

这个数字听起来微不足道

但就拿北京2000万居住人口来算

整个北京城一天产生2万吨垃圾

如果用大卡车装满,可以绕三环整整一周

而这仅仅是一天的量!

一周呢?一月呢?

\

而这些“垃圾围城”的困境

最终会报应在谁的身上?

毫无疑问,是人类自身

比如一双尼龙袜子洗一次会产生十几万条

人眼看不到的合成纤维

它们穿过下水道,最后进入河流、大海

最终这些合成纤维有没有被鱼吃掉?

鱼最终有没有被人类吃掉?

只是想想都令人心惊

\

《蓝色星球2》,揭示的塑料污染令人心寒

剁手一时爽

却需要世世代代来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

因此,零垃圾生活的实现

不只是依靠市政设施的推进

更需要每位垃圾制造者行动起来

NO.2

其实,在了解“什么是零垃圾”之前

Elsa对环保和公益的认知都十分浅薄

参加过最环保的活动

就是象征性地为地球“关灯一小时”

而在她的固有印象里

环保=沉闷、无聊、吃苦

但当她一步步实践“零垃圾生活”后

把每一次环保行动当做一场游戏

克服阻碍、打怪升级

才惊讶地发现

“咦,我也没变成苦行僧嘛~”

“我的生活也没有被彻底颠覆啊!”

\

“零垃圾生活”

并非强调极致的零和100%的完美

不需要你对生活做出颠覆性地改造

而是从“减垃圾”开始

回归“简生活”

Elsa逐渐发现

幸福与衣柜里有多少衣物无关

与买买买的快感无关

相反,克制不必要的物欲

才能体会到极简生活的快乐

\

今年夏天Elsa挑战一项胶囊衣橱项目

“13件衣服穿31天”

而她一下子就坚持了整整3个月

这位原先面对满柜子衣服

仍忍不住买买买的姑娘

第一次发现

克制住自己不必要的物欲

竟然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痛快的断舍离!

竟然比剁手还要爽!


\

塑料袋是环境保护的大忌

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充斥着塑料

为了彻底杜绝这一污染源

Elsa出门随身携带杯子和餐具

买菜时自备干净的棉布袋子

用可以反复使用一年的蜂蜡膜代替保鲜膜

\

办一场10人的家宴,竟然一个塑料袋都没用上

为了减少空瓶容器的浪费

Elsa想到了小时候帮妈妈“打酱油”的经历

每周带着瓶瓶罐罐

逛逛北京的有机农夫市集

购买散装的酱油、醋、洗衣液、

洗碗精、洗发水

甚至连购买面霜、眼霜也不去大牌专柜了

而是请手作护肤品卖家帮忙灌装

\

不仅减少了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容器的浪费

而且纯手工制作、绝对自然清新

不一味地追求大牌名品

更简单的内心

反而会拥有更容易满足的快乐

\

坚持“零垃圾”

还令Elsa开发了很多新技能:

家庭DIY身体乳

\

用无患子煮水,做洗手液和洗衣液

火眼金睛淘二手好物

\

摩卡壶、磨豆机都是她的“二手”战利品

尤其她还没有丝毫心理障碍地

爱上了“捡破烂儿”

被大风刮断的树枝

成了设计周布展时最有格调的背景

\

垃圾桶旁捡回的花盆和花盆架里

薄荷疯长,清新了整个夏天

\

拾荒收回的两个菜盆

让小俩口终于有个阳台小菜地

虽然只种活了一颗大蒜

却给生活添加了无限的笑料

\

环保一定得很辛苦吗?

坚持“零垃圾生活”几个月

Elsa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否定答案

好玩、有趣、放松、体验

这些才是她所理解的环保真谛

于是她决定创办GoZeroWaste公众号平台

将自己有趣的环保体验一一记录下来

鼓舞更多人加入“零垃圾生活”的行列

\

NO.3

可是初衷虽好

但在别人眼里

Elsa就是个出门会自带布袋子和饭盒的“异类”

甚至一开始连她的丈夫都不太理解她

“出门本来很简单的事情

怎么弄得这么麻烦!”


\

出门购物,布袋必不可少

可被“逼”着尝试一两次之后

Elsa的丈夫发现

环保其实也就是随手的一件小事

特别是每次向商户说明情况时

没人投以奇怪的眼神、或在背后议论纷纷

而是会竖起赞许的大拇指

这让他备受鼓舞

也随之成为一名坚定的zero waster

不仅出门习惯了自带水杯、餐具、手帕

连出差都不忘洗漱用品和拖鞋

\

小俩口经常在家琢磨如何DIY更多生活用品

Elsa从不会用言语去强行安利“零垃圾生活”

而是通过行动“耍点小心机”

比如和闺蜜去买珍珠奶茶后

她会默默po出一张照片:

三个塑料杯+一个保温杯

\

和朋友之间的礼物往来

也变成了手帕、餐具、竹牙刷

这些零垃圾生活小物件

只为让更多朋友深陷“零垃圾生活”无法自拔

用语言无数次重复宣传“零垃圾生活”

实在是做无用功

而Elsa用持久的行动和真实的快乐

感染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

她令身边对环保陌生的朋友

最终信服:

环保,真的是件快乐的事情~


\

今年7月,她将“Wasteless Stories”挑战活动引入北京

邀请参与者将收集7天的干垃圾

装进一个帆布袋里

并绘上自己创造的艺术图案

挑战吸引了80多人参与

最后,布袋还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精彩亮相


\

“7天不叫外卖”、“零垃圾野餐”

“10分钟断舍离”、“21天零垃圾手册”

各种创意活动及教程

Elsa正带着青年人将环保变成一件可以玩的事情

一步步尝试“零垃圾生活”

把每一丝横亘在心里的偷懒念头都踢走

更多人发现

“零垃圾生活”这个听起来无比陌生的词

其实离现实生活只有一步之遥

\

迄今为止,GoZeroWaste平台

已经举办了34次线下活动、7次线上直播

9个城市成立了zero waster小分队

直接影响了1万多人减少生产生活垃圾

Elsa坚信,“零垃圾”

这种时尚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正在用微小的力量撼动世界

\

Elsa和全球零垃圾运动的发起人贝亚·约翰逊(右)

NO.4

这一路上,不停地有人会提出疑惑

环保,这件大事,为什么由个人来做?

为什么不是企业或者政府从源头上开始杜绝污染?

\

Elsa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在有机市集遇上一位卖五谷杂粮的农户

可他家所有食材都是塑料袋真空包装的

当Elsa向他说明因为不想产生一次性垃圾

所以想买散装的时候

这个河北小伙子竟然认真和她讨论起

散装杂粮的解决方法

而且之后通通付诸实践

虽然这样做会带来诸多不便

而且减少了自己的收入

但这个小伙子依然坚信自己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

也许个人力量看起来微不足道

但确实能够影响商户的决策

具有影响周边的能力

这让Elsa更加坚信

环保不一定需要政府或者企业来牵头

每个人的消费选择才是真正关乎环境的大事

\

今年10月,法国NGO组织Art of Change 21

邀请她和其他各国16位企业家、艺术家和青年领袖

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与国际关心环保人士的交流

让她愈发坚定了一直以来的信念:

环保不是靠说教

不是只有严肃刺眼的数字和血淋淋的图片

才能让大家对环境有所触动

而是用爱、用美

让大家找到与环境的联结

\

而以GoZeroWaste平台为纽带

Elsa正在努力让更多能够影响社会的年轻人

通过快乐和创意

感知环保和公益

\

“零垃圾”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善待环境的友好态度

人们逐渐沉溺于一次性用品带来的“便利”

也逐渐习惯于享受“便利”的同时制造垃圾

而Elsa就要当那个敲警钟的人

让现代人从看似便捷的生活中清醒过来

因为最终为这些“便利”付出代价的

将是人类自己!

[编辑:comfort]
相关文章
  • 验证码: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有权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