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导航 > 弱势群体 > 详细

河南兰考尝试精准脱贫新办法

2015-10-05 14:25:30  来源:
原标题:扶贫:县里参谋 村里当家(民生调查)

  核心阅读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中央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河南省兰考县,在扶贫工作中尝试了“班长战术”,把更多的决策权下沉到更了解情况的基层。村里可以自主决定扶贫项目与资金使用,县里负责监督,同时为解决村里决策能力不足,还派出1—3人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作为“参谋”。

  “三年脱贫、七年小康”,是河南省兰考县在去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出的承诺。如今时间已过1/3,兰考扶贫工作如何破题?进展如何?

  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表示,兰考的扶贫工作借用了“班长战术”,把更多的决策权交给更了解情况的基层。“在兰考县的扶贫工作,村一级组织就是‘班长’,驻村扶贫工作队就是‘参谋’。在新型战场上,讲究‘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在兰考扶贫中,我们要让切身感到贫穷的人来呼唤扶贫。这样的扶贫才能更加精准、更有活力。”

  县里计划办养猪场,村民商量后决定办玻璃加工厂

  过去的欠债者——爪营乡栗西村的贫困户齐美枝,如今成了股东。

  10年前,齐美枝的丈夫不幸病逝,留下3个娃和一屁股欠债。如今,大女儿基本可以自食其力,二女儿和小儿子还在上学,“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齐美枝感叹道。

  为了让日子好过一点,齐美枝决定拿出分到的4000元扶贫资金,入股栗西塑钢断桥中空玻璃加工厂。她成了股东之一。

  “不仅是股东,还是创始人。”玻璃加工厂厂长翟保厂说,“要不是村里贫困户的强烈要求,要没有这25户贫困户每户4000元的入股资金,这厂就开不起来。”

  “本来县里想让村里的贫困户都养猪仔,说等猪肥了,能卖给肉联厂,生下的猪仔还能继续养。”齐美枝回忆,“但我们很多贫困户不愿意,一是都没啥养猪经验,二是嫌脏,三是怕猪得病。”

  村支书问齐美枝,乡亲们究竟想干啥?“我们就说,能不能在家门口的工厂打工?比如村口的豫东轻体门厂,既有稳定收入,平时还能去自家地里看看,也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

  豫东轻体门厂的厂长,正是翟保厂。他说,“之前一直想在门厂附近开一个玻璃门窗厂,这样可以打包生产、销售和运输,既节约成本,又可以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就是愁没有启动资金。”

  二者一拍即合,村里就开始写报告。“我们对这个厂也有设计。一是对村里最穷的25户贫困户,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厂里要优先选用;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也要有固定分红。”栗西村村支书翟进禄说,“没想到,申请报告到乡里3天后,10万块钱的扶贫资金就平均打到25户贫困户的存折上,每户4000元。”随后,每户就和翟保厂签订了这份协议。

  今年7月,玻璃加工厂就在翟保厂自己出资15万元、个人贷款25万元、25户贫困户共10万元入股的情况下,成立运营起来。“每天都有新订单,打包生产运输,利润确实增加了不少。”翟保厂笑着说。而齐美枝也忍不住笑容:“越加班,挣得越多,咋能不好好干?日子可比以前轻松多了。”

  资金审批权下沉到乡,先拨付、后报账

  申请报告递上3天,扶贫资金就拨给了贫困户。“这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很难想象。”翟进禄说。

  爪营乡党委书记郭戈接着说道:“其实,在栗西村申请之前,这10万元‘到户增收扶贫资金’就在乡财政所的账户上了。只要扶贫项目村里定了,乡里评估通过,这笔钱就立即拨出去。但如果是一些低质量的扶贫项目,乡里是绝对通不过的,因为它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为什么在项目没定之前,10万元扶贫资金就拨到了乡里?国家证监会挂职锻炼干部、兰考县副县长杨志海揭开了谜底:“兰考县大胆改革了现有的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办法。”

  2014年,河南省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兰考县又把审批权下沉到乡,同时让村里当家,自主决策扶贫项目,形成“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扶贫资金分配运行机制。

  依据新机制,今年3月初,兰考县已经将1150万元“到户增收扶贫资金”,按照贫困村村均10万元的额度全部下拨到乡镇,由乡镇根据各村贫困人口数量、扶贫项目等情况进行调控分配。同时,今年安排40个贫困村4600万元的“整村推进建设资金”、县里用来支持肉鸭产业化发展的2000万元专项资金,也全部下拨到各乡镇,由乡镇按规划调配使用。

  “县里把指挥权前移,交给一线,让小团队在一线发现战略机会,即时向相关各方发出讯息,最终实现精确扶贫。”杨志海说,“这样一来,村里由原来的‘被动承接’转变为‘主动运作’,贫困户也从‘与己无关’到‘以我为主’,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被调动起来。”

  村民不会决策咋办?县里给配“参谋”

  那么,兰考县的扶贫工作,县里还管啥?

  杨志海说,新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运行以后,县扶贫办从分资金、干项目、“当业主”的传统工作方式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到资金项目的监管上:看项目立项和实施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扶贫资金是否用于精准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扶贫项目是否有明显效益。

  有人有顾虑:让贫困户说了算,他们有这个决策能力吗?“为了给村里的扶贫项目出谋划策、设计把关,县里从各个部门派出1—3人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村支书配上了‘参谋’。”杨志海说。

  作为县民防局派驻栗西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和队员,翟继成和郭俊玲就是翟进禄的“参谋”。“如果没有这两位‘参谋’,玻璃加工厂就很可能夭折。”翟进禄举例道,“入股分红是他俩的建议,厂长的25万个人贷款,也是他俩联系协调的。”

  作为“军长”,县里在下更大的一盘棋。杨志海透露,兰考县正尝试通过金融扶贫,使政府扶贫、企业扶贫、社会扶贫整合起来,把扶贫工作和区域投资、区域发展融为一体。“县里和农业银行合作,拿出1000万,作为专项风险补偿金抵押在银行,银行按照1∶10的比例,向驻地兰考的企业发放信贷资金1个亿。只要是在兰考建厂、发展潜力大、诚实守信、主动参与扶贫的企业,都可以申请这项贷款。”

  在一个多月前,兰考县五农好食品有限公司拿到首笔80万元贷款。总经理李俊立说:“这笔贷款不仅大力支持了公司的日后拓展,而且为公司扶贫兰考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贫困村毛古村,该公司开始打造兰考有机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预计年底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运营,将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同时让3000户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共享利益。

  “当地经济整体带动起来了,贫困人口自然就能在家门口持续就业,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就不再是难事。”王新军对未来充满信心。(记者 朱佩娴)

关键词:办法 扶贫 贫困 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