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广东扶贫:靠精准提升基层“造血”功能

2016-07-20 02:52:15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到2018年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省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面对新时期的艰巨任务,广东如何啃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硬骨头”?

立下三年计划的广东,扶贫攻坚之路正在突围。清远率先摸索出“五子登科”的做法——“强班子、换脑子、开方子、闯路子、结果子”;郁南采取小额贷款模式,开展“整体授信”,建立金融扶贫担保基金,为贫困农户贷款提供担保;阳山“大户带动,滚动发展”的合作互助金模式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闯出了新路……产业发展、金融贷款、智力劳务等10大模式精准发力,广东的大胆探索,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经验。

收入非贫困户唯一识别标准

更多创新与配合,才能摆脱经济发展的“跛脚”。在精准方面,广东亦是不打折扣,精准识别,这是广东开展精准扶贫的最大前提。

“今年3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了广东新时期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投入之多,都是空前的。”广东省扶贫办副主任李冠强表示,尤其是五套过硬的“政策组合拳”,将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二是精准脱贫到户到人,三是加大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四是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体系,五是持续推动社会扶贫。”李冠强透露,广东正在研究制定“1+17”脱贫攻坚总体方案,建立扶贫工作“1+N”政策措施体系,通过完善扶贫政策体系,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精准的要求贯穿扶贫开发各领域各环节,不能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广东省扶贫办负责人强调,在精准识别中不能单纯以收入作为贫困户的唯一识别标准,还应考虑支出,重点考察贫困户的吃、穿、住以及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情况。对贫困人口的核查必须坚持“两个全覆盖”,一是对相对贫困户的摸查要做到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整村逐户登门核查,核清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支出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案,由农户、村委干部、调查人员签名确认。二是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集要全覆盖。

3年计划实现全面脱贫

根据工作规划,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将分三步走:到2016年年底,5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17年年底,6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18年年底,66.5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部相对贫困村出列。

据了解,对127.5万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广东将重点打造包括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农村金融等在内的事关脱贫全局的十大核心工程;而对48.99万无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则将强化社会救助,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确保其“两不愁、三保障”。

“‘双到’扶贫解决了‘帮扶谁、谁帮扶、怎么扶’的问题。”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梁健在接受采访时说,“双到”扶贫第一轮重在“输血”,第二轮重在“造血”、形成长效机制,做到脱贫不返贫、致富奔小康。

事实上,“资金投入最多”,这是国家扶贫办对广东“真扶贫”的充分肯定。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方面,广东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2.95亿元,村均投入789.38万元。

八项工程建设长效机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新时期精准扶贫中,广东省提出了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等脱贫攻坚八大工程。在此基础上,民政、住建、交通等部门按照行业职能特点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形成“1+N”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体系。

电商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在扶贫干部们的圈子里,这些模式早已耳熟能详,在具体实践中也大大带动了贫困户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统计数据显示,第二轮“双到”扶贫中,21个帮扶重点县县均GDP为135.2亿元,年均增长8.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李冠强坦言,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脱贫主体意识有待增强。部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责任意识仍然不强,认为扶贫工作是帮扶单位‘要我脱贫’,‘等靠要’思想未彻底消除等,都是需要克服的难题。”

“把扶贫开发的立足点放在推动发展上,推动‘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目前,广东各地、各帮扶单位已全面完成驻村干部的选派和对接工作,定点帮扶工作开局良好。

关键词:基层 提升 扶贫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