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石家庄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南开宇 摄
本报讯(记者 南开宇)近日,由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太行环保项目中心联合主办的野生动物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在石家庄市赵县举行。活动聚焦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与华北豹的保护议题,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生态保护知识,吸引了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等高校的6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
10月1日,活动以“野保知识沙龙”拉开帷幕。志愿者通过分享救助红隼、追踪黑鹳等亲身经历,拉近了公众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距离。现场陈列的野保手册与动物模型吸引了众多家庭驻足,不少观众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并主动询问加入志愿团队的途径。
活动中,游客通过视频影像欣赏到滹沱河湿地黑鹳群飞的优美画面,聆听了冶河湿地斑嘴鸭的鸣叫,观赏了槐河湿地白鹭轻盈掠过水面的身影。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高玉喜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候鸟迁徙路线与湿地生态价值,强调湿地作为候鸟“加油站”和城市“生态肺”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科学放生野生动物的方法。
在宣传展台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向游客倡导“拒食野味”“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的理念,通过趣味问答普及黑鹳、华北豹等保护动物的生态习性。一位女士在了解到黑鹳的保护级别后感慨:“以前不懂,现在知道了,我们全家都要保护野生鸟类。”现场发放的印有野保热线的环保袋,也将保护意识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第四天的活动特别设置了儿童互动环节。志愿者通过动画短片、现场绘画等形式,生动讲解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引导孩子们辨别有益动物与有害动物,学习救助受伤鸟类的方法。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大熊猫、小鸟等动物形象,表达了纯真的保护意愿。
尽管活动最后一天阴雨绵绵,志愿者仍坚守岗位。不少市民带来自己拍摄的候鸟照片、孩子创作的野保画作,并提交志愿者申请表。据统计,5天的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覆盖人群超50000人,并成功招募多名新志愿者。
采访中,高玉喜表示,此次活动最动人的并非数据,而是公众眼中的认真与坚定——老人弯腰拾起垃圾、孩子追问保护方法、路人驻足聆听宣讲。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王欣雅、卢文兰等人呼吁,保护野生动物是共同责任,人人可从拒食野味、理性放生、传播知识等小事做起,共同守护未来。
http://yzwb.sjzdaily.com.cn/yzwbpaper/pad/content/202510/09/content_22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