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评论-观点 > 详细

评论:不宜让企业家们为自救问题所困扰

2013-08-14 10:39: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8月13日,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主办的“曾成杰案分析——— 中国民间金融与企业家生存环境研讨会”上,万科董事长王石呼吁企业家注意自我更新,反省当前环境,该发言时不要沉默,并与民间智库、法律界合作建立企业家犯罪自救基金。

  曾成杰案的争议,目前还没有完全平息,而此案的影响,现在也似乎很难下一个清晰的判断。此番引出王石关于企业家自救的话题,不妨视为曾成杰案影响的余波。

  公众眼中的商业英雄,何以会产生“自救”的焦虑,这不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据王石自述:“这些年来,他经常去探监那些入狱的企业家,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这些人有真的犯了罪的,也有存在冤屈的。”面对一个“真的犯了罪”而身陷囹圄的企业家,王石也会感到“兔死狐悲”,这当然首先可以归结为一种“同袍之义”。但只要对与中国企业家有关的“罪与罚”并不陌生,就会知道,那些企业家们从众星捧月般的地位中倏然跌落,往往有着复杂的成因。无论是掌管国企的褚时健、李经纬,还是白手起家的黄光裕、李途纯,谁能说他们的牢狱之灾完全根源于其个人的贪欲?

  正由于看到了左右褚时健们命运的一股神秘的力量,一个哪怕身家清白、向来谨守法律界限的人,也可能“兔死狐悲”,因为一种不安全感会油然袭来。

  不论有没有依据,只要企业家的这种不安全感真实地存在,那就不是社会的福音。而其中之道理不言自明:在企业家创富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其个人和社会财富共同的增值,一旦企业家失去创富的激情和能力,也就意味着社会的活力大为减弱。

  从这个角度,当王石提出企业家如何自救的问题时,需要聆听并思考的,就绝不仅仅是企业家自己。

  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王石给出了他个人的答案。如果说“建立自救基金”遵循着传统的行会组织的思路,“注意自我更新”只是一种企业家自律的要求,就像遵守法律、洁身自好理应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底线原则一样,似乎卑之无甚高论,那么“反省当前环境,该发言时不要沉默”则因为迥异于传统,充分显露了一个新兴社会阶层的锐气和担当。

  在近代意义的企业家成型之前,中国传统的商贾们一直信奉两句“真言”,一曰“在商言商”,二曰“闷声发大财”。这两句话紧密相联而又互为因果,在商人们看来,只要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意,一定能够发财。但事实证明,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传统社会里,如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所说:“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获得捕鼠的垄断权”,在费尽心机造出效率更高的捕鼠机和取得捕鼠的垄断权二者之间,聪明的商人们作何选择不言而喻,而这种选择也必然产生一种依附性,“在商言商”岂非空谈?

  既然不可能在商言商,传统社会里的商贾要想获得丰厚利润和安全感几乎只有一个办法,即与权力联姻。可惜这种安全感却又并不稳固,晚清至民国时代,盛宣怀、郑观应等所谓“红顶商人”与官场的恩怨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证明。

  也许历史决定了只有等到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家力量不断壮大的今天,到了王石这一代企业家这里,才会发出“该发言时不要沉默”的声音。相信很多企业家和王石一样都能明白一个良好的商业和法治环境对创富的重要性,也清楚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为此应该履行的责任,但王石之可贵在于其不但对自己的责任有着深刻的认知,而且勇敢地进行了表达。

  创造财富的企业家本身也是社会的重大财富,不让他们为如何自救所困扰,使其专力于创富,这是社会的急务。一言以蔽之,当企业家因自救问题而焦虑,社会需要赶紧思考如何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安全感。社会和企业家的良好互动必将由此而诞生。

关键词:困扰 企业 评论 业家